LoRaWAN 协议中定义的三类终端设备类型 —— A 、 B 、 C 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A 类终端设备:低功耗优先的基础型设备
B 类终端设备:平衡功耗与下行时效性的增强型设备
C 类终端设备:高实时性优先的工业级设备
作为LoRa网络的核心枢纽,实现无线射频信号与云端IP数据的双向转换,平衡远距离接收与可靠传输。
根据场景需求采用UWB/蓝牙/Wi-Fi等技术组合,实现精度与环境适应性平衡。
负责处理所有设备数据,通过智能算法计算位置并提供业务系统对接接口。
作为系统的”神经中枢”,负责接收人员定位标签信号、计算人员位置,并提供环境适应性部署能力。
作为辅助工具划分电子围栏区域,补充基站信号盲区,支持低功耗部署在移动设备上。
网关本身存在上传间隔,默认上传间隔为1s,也就是说网关扫到Beacon的广播数据之后并不会立即上传数据,而是每间隔1s上传一次,这可能被误认为是“延迟”,可以在配置页面缩小网关的上传间隔,尽可能接收到实时的广播数据。
1.推荐在测试时,将信标放在定位基站俯仰角90度的范围之内,以确保获得更准确的相位差
2.确保基站与信标距离超过一米
在售的中继器产品有资产中继器(MBT02)、蓝牙卡牌中继器(MWC01)、4G卡牌中继器(MWC03)。
①MBT02可以扫描周围四个信号强度最强的蓝牙广播帧,通过一个蓝牙广播帧进行中继广播。
广播包中有效信息为:信标后三个字节的MAC地址和中继器接收到此信标的信号强度值。
②MWC01也可以扫描周围四个信号强度最强的蓝牙广播帧,不过是通过两个蓝牙广播帧进行中继广播。
广播包中有效信息为:信标完整的MAC地址和中继器接收到此信标的信号强度值。
③MWC03属于4G中继卡牌,一次可以中继三个蓝牙广播帧,通过LTE网络上报到后台服务器。
我司产品广播源自获得授权的公共协议(如Apple ibeacon和Google Eddystone)以及我司自行定义的广播帧,长度和包含的数据都有不同。对于不同的产品,出于标准化的考虑,会使用多个广播通道广播多个广播帧,以此传输所需数据。
如果客户有特别的需求,希望减少广播帧数量,或者定制专用的、包含更多数据信息的广播帧,可以与我们的业务人员联系沟通,我们会提供可用的方案。
如果您的环境或预算限制不允许使用UWB,而需要通过BLE实现类似的功能,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案:
BLE 5.1 + AoA/AoD 技术:这是目前最接近UWB定位效果的BLE方案。通过BLE 5.1支持的AoA或AoD,可以实现方向性定位。该方案要求在接收端或发送端增加多天线阵列,能够为用户提供方向和距离感知。
RSSI + 信标网络:如果环境允许部署多个BLE信标,使用RSSI加三角测量法可以较为准确地估计设备位置,并通过位置变化推断方向。尽管精度不如UWB,但在无需高精度实时定位的场景下是可行的。
BLE + IMU 传感器:在标签中集成IMU传感器,可以通过测量设备的运动状态结合RSSI估算,提供方向性辅助导航。这种方案更适合对方向精度要求不高但需要简单方向反馈的应用场景。
手机蓝牙是点对点连接,只能配对少数设备;网关可同时连接上百个设备,7×24小时持续工作并联网传输数据。
持续扫描周围的蓝牙设备(如手环/传感器),将设备发出的信息通过WiFi/4G上传到云端,同时把云端的指令传达给设备。
超市商品定位、医院医疗设备管理、仓库货物追踪、楼宇智能照明控制等需要批量监控蓝牙设备的场所。
它是蓝牙设备和互联网之间的“翻译官”,把蓝牙信号转换成网络信号,让普通蓝牙设备也能联网工作。
一般情况下,蓝牙网关不需要复杂的定期维护。但是为了确保其正常运行,建议定期检查电源连接是否稳定,以及周围环境是否存在干扰源。如果发现设备出现异常,可以尝试重启设备或者更新固件来解决。
我们的蓝牙网关采用了多种安全措施,如蓝牙加密协议(如AES加密等)来保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同时,在网络连接方面,如果涉及到Wi – Fi连接,也会采用WPA2或WPA3等加密方式来防止数据被窃取或篡改。
支持私有化部署+云端托管双模式,在本地服务器或公有云(AWS/Azure/阿里云)均可远程操控智能网关集群,无需固定公网IP。
蓝牙网关专攻BLE设备连接,兼具WiFi回传能力;标准物联网网关支持多协议兼容。双模架构使其成为工业环境中最经济的智能网关部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