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1-E 网关的 API接口使用的是 HTTP Basic Authentication(HTTP 基本认证)
1.目前Minew Link支持查看BLE版本的人数清点、人体存在、人流量数据;
2.目前tagcloud 3.0只支持查看BLE版本的人流量数据;
3.目前WIFI 版本检测数据只支持通过MQTT订阅主题查看数据回复包。
MG6有离线存储数据的功能,数据是保存在TF卡中,TF卡不限大小。这个离线存储的功能默认是不开起的,开启的话需要在网关的配置页面勾选Check to enable the offline storage feature选项。
断网存储的功能开启后,一旦网关断网或者与服务器断开连接后,网关扫描到的广播数据就会保存到TF卡中,直到网关重新连接上服务器后,网关会优先上传离线数据,直到所有的离线数据上传完后,网关上传扫描到的广播数据。
注意:在重新联网上传完数据后会删除TF卡中的用来保存断网期间的文件
目前我司的网关暂不支持Sparkplug B协议
LTB01-G需要在户外有GPS信号的地方才能收到GPS信号并上报GPS定位数据;
此外,LTB01-G的定位上报间隔参数不能调的太小, 因为LTB01-G定位时长需要约70s ,如果定位上报间隔参数调的太小(比如60s),由于GPS在60s内未能完成搜星定位,因此造成上报的数据内无GPS数据。
处理方案:建议将GPS定位上报间隔修改为120s或者更长,即能正常上报GPS数据。
G1网关批量配置工具为《网关助手-批量配置双通信版》,其配置参数内容与网页版单个网关配置一致,可同时配置多个网关,提高效率,并配有对应的操作文档,如有需要可联系我司业务人员;
15s 间隔广播,可同时连接 35 个; 30min 间隔可连接 2000 个节点设备
室内通过BLE广播数据,室外通过LTE广播数据
如果是利用公共 LoRaWAN 网络的网关基础设施,是可以的;如果是应用层的平台,那是不可能的。不能直接从服务器向 MST01 下发指令而绕过网关。LoRaWAN 架构设计上必须经过网关。
灵敏度参数可通过下发指令的形式配置;但不支持同时设置多个灵敏度参数。
第一步:看供电方式 —— 能否持续供电?
如果设备只能用电池供电:排除C 类,只能选A 类或B 类;
如果设备能持续供电:A 、B 、C 类 都可选,重点看实时性需求。
第二步:看实时性需求 —— 是否需要及时接收指令?
不需要实时指令(只传数据,无需控制):选A 类(最省电,续航最长);
需要定期接收指令(比如每周、每天一次):选B 类(平衡续航与响应速度);
需要实时接收指令(毫秒级响应,比如故障停机):选 C 类(实时性拉满)。
LoRaWAN 协议中定义的三类终端设备类型 —— A 、 B 、 C 类,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A 类终端设备:低功耗优先的基础型设备
B 类终端设备:平衡功耗与下行时效性的增强型设备
C 类终端设备:高实时性优先的工业级设备
成本因项目规模和复杂性而异,信标安装部署一般都比较简单,成本几乎就是蓝牙信标的购买成本
蓝牙信标的电池寿命取决于信标的型号和使用频率,通常可以持续几个月到几年。
蓝牙信标定位(RSSI)的精度通常在几米范围内,可满足大多数室内定位需求,如果需求更加高可以选用蓝牙AoA定位技术,可以亚米级精度。
作为LoRa网络的核心枢纽,实现无线射频信号与云端IP数据的双向转换,平衡远距离接收与可靠传输。
根据场景需求采用UWB/蓝牙/LoRa等技术组合,实现精度与环境适应性平衡。
负责处理所有设备数据,通过智能算法计算位置并提供业务系统对接接口。
作为系统的”神经中枢”,负责接收人员定位标签信号、计算人员位置,并提供环境适应性部署能力。
作为辅助工具划分电子围栏区域,补充基站信号盲区,支持低功耗部署在移动设备上。